千长范文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7篇

时间:2022-12-05 17:27:44 来源:网友投稿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7篇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文l化I臣国四团主持:刘萍LIupInq@cec.0rg,cn物暖瑶.钳为法.制瞍映.精神蹬艾撑一发电企业安全文化架构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7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7篇

篇一: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化I臣国四团主持:刘萍LIupInq@ cec.0rg,cn物暖瑶.钳为法.制瞍映.精神蹬艾撑一发电企业安全文化架构安全文化的实质是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培养全体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发电企业内部营造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见下图)。安全文化的物质层物质文化层是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主要包括厂房、发电机组、辅助设备、厂容厂貌、内部网络和宣传媒介、职工的劳动环境和文化设施等等。物质层尽管是安全文化的最外层,但它却是形成安全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的基础条件,安全文化结构示意图34中国电力企照管理2008.1

 万方数据口中国华电集团邹县发电厂史晓梅它所折射出的是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思想、作风和意识等。树立形象。发电厂作为以电力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应该通过管理提升,着力在电网树立“ 安全、可靠” 的形象,在业内树立“ 经济、高效” 的形象,在社会树立“ 诚信、环保” 的形象。不断提高技术、设备现代化与安全文明程度。加强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和环保工作,消除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最终实现人员无违章、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环境氛围好,安全生产始终处于“ 可控、在控” 状态的本质安全目标。加强安全环境建设。进行生产现场的综合治理,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优化生产环境,彻底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最大程度控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为职工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场所。增加厂区安全文化氛围,如举办安全生产月展览、设立安全文化长廊、增设人性化安全标语牌等,使其体现企业特色,成为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安全文化的行为层行为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原则、标准和模式,包括职工行为准则、生产经营活动、教育宣传活动、协调入际关系的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等。安全文化的行为层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及职工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企业精神、价值观的折射。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良好的群体安全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企业良好的物质、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更离不开职工个人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只有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方针同职工个人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能唤起“ 人人保安全” 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搭建安全宣教平台。通过宣传引导,切实使职工在内心深处体会到“ 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 ,唤醒职工对安全的渴望,并烙印安全生产的理念,把《电业安全规程》变为每名职工的安全习惯性行为,变“ 要我安全” 为“ 我要安全” 、“ 我会安全” 。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强化安全和岗位技术业务培训,促进职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岗位技能达标,培养职工精心维护设备的责任感,提高职工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安全素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规范职

 塔☆1疑全鼹念髋耗安全瓠为I警造安仝瓴泔⋯一以安全文化促安全生产陕西榆林供电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安全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安全文化,使得近年来的安全生产形势呈良性发展的态势。培育安全理念:积极倡导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 的新思路。使安全素质成为职工的基本素质。榆林供电公司把安全生产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不断探索出一条安全生产“ 人『生化” 的路子。公司党委工作部、安全监察部、工会、团委联合举办了“ 榆林供电公司第三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活动,组织了安全大讨论活动,开展了“ 安全与我同行” 签字仪式,增强了安全责任和意识;变电党支部组织举办了“ 变电运行人员生产技术比口陕西榆林供电公司武” 活动,生产党支部发起安全生产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团员带头反违章、带头抓安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党委工作部、青工部、安监部联合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 征集安全警句、格言、对联” 活动,党委工作部还在内部报纸《榆林供电》开办了安全栏目“ 安全大家谈” ,在公司网站开辟了《政工天工现场安全作业行为。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是指对职工和企业组织的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柬『生影响的部分,它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是一种强制性文化。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在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进行相关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环境的和谐,保障生产人员免遭风险的伤害,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的电能,努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几十年电力生产的实践证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发电企业在安全生产中不断总结与提高的结晶,是企业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度化管理是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保障,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强化职工安全素质,有利于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较好地体现了“ 以人为本,可控在控、本质安全” 的价值理念。安全文化的精神层精神层是指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等,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精神层的形成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的标志。“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发电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总纲。“ 预防为主” 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 是指适应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制度、管理、教育、设备、素质、环境等方面进行治理,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类问题。此外,“ 以人为本,可控在控,本质安全” 的安全理念、“ 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 的安全共识、“ 珍潸生命,关爱家庭,稳定企业,和谐社会” 的安全价值观、“ 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的安全道德观等,都通过情感管理和文化管理,把职工自身安全的需求和企业共同安全愿景的实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这四个层次,形成了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由表层到深层的有序结构。■2008.1中圉电力企业管理35

 万方数据

篇二: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p>

  化

  市

  总

  工

  会

  文件 奉化市 安全 生 产 监 督管 理 局

 奉总工﹝ 2012﹞ 35 号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金点子”

 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镇( 街道)

 总工会、 局工委、 直属工会, 安监所:

 为了 充分发挥奉化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全面营造“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的良好氛围, 根据宁波市总工会、 宁波市安监局联合下发的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 “金点子” 评选活动的通知》( 甬 总工〔 2012〕 60 号)

 文件要求, 决定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金点子” 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方针, 进一步发挥职工群众监督作用, 充分

  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广大职工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提合理化建议, 为企业安全发展群策群力、 献计献策, 使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三违” 现象明显减少, 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贡献。

 二、 合理化建议主题 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我为安全生产献一计 三、 合理化建议内容及活动时间安排 ( 一)

 开展范围:

 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及职工。

 ( 二)

 合理化建议内容 单位和职工围绕生产岗位和行业实际, 向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主及管理人员 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 具体包括:

 1、 对开展安全检查、 隐患排查治理、 制作安全提示卡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建议, 对生产经营场所、施工现场存在的某项安全隐患,提出具体的消除和治理的建议;

 2、 对工艺改进、 设备更新、 配备安全防护装置、 化工企业危险工艺自 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等提升本质安全的建议;

  3、 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建设、 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演练、 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4、 对培育企业安全文化、 深化“安康杯” 竞赛活动、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 提升一线员 工安全素质的建议;

 5、 对改善劳动安全卫生作业环境和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的建议;

 6、 对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实时定位监控道路交通专用车辆、 落实运输企业监控主体责任的建议;

 7、 对落实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主体责任的建议;

 8、 对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9、 对抓好劳动安全卫生岗位达标、 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议;

 10、 其它有利于劳动安全卫生的建议。

 ( 三)

 时间安排 1、 组织发动:

 3 月 下旬至 5 月 底, 各级工会要加强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联系, 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2、 推荐上报:

 请各镇( 街道)

 总工会、 局工委、 直属工会于5 月 11 日 前将《奉化市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登记表》 ( 见附件 1)和《奉化市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汇总表》 ( 见附件 2)

 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要求各镇( 街道)

 总工会报送合理化建议“金点子” 数不少于 5 条, 各局工委、 直属工会原则上不少于 2 条。

 市总工会对各单位上报的建议进行评审, 对于优秀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 将报送至宁波参加“十佳金点子” 及“优秀金点 子 ” 评 选。

 联 系 人:皇 甫 丁 香 , 联 系 电 话 :88599392, 邮箱: fhzgwqbf@163. com。

 四、 合理化建议“金点子” 评比标准 1、 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既能提高安全系数、 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具有普遍性价值和可操作性( 30%)

 ;

 2、 经采纳实施对促进本地区、 本行业( 领域)

 、 本企业安全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60%)

 ;

 3、 字数 300 字以上, 文字通顺, 语言简洁, 条理清楚( 10%)

 。

 五、 工作要求 ( 一)

 精心组织。

 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精心组织、 层层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到活动中来, 并结合实际, 制订

  具体工作计划, 指定专人负责, 确保合理化建议“金点子” 评选活动顺利开展。

 ( 二)

 抓好落实。

 引 导和鼓励职工立足岗位, 为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出谋划策, 对职工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企业要引 起重视, 对切实可行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 要加以推广实施。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调动好、 发挥好职工参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开创劳动安全卫生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 三)

 严格把关。

 各级工会要加强和安监部门的联系, 检查指导活动的开展情况, 并严格按照评比标准, 本着“好中选好, 优中选优” 的原则, 认真做好合理化建议汇总筛选工作。

 ( 四)

 强化考核。

 本次活动将作为今年市“安康杯” 竞赛活动的重要内容, 纳入年度市“安康杯” 竞赛优胜企业的考核标准。

 奉化市总工会

 奉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2 年 4 月 18 日

  主题词:

 安全生产

 建议

 评选

 通知

 抄送:

 宁波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

  附件: 1 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登记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日 期:

 建议名 称

  建议人( 集体)

  年龄 工作岗位

 职务( 职称)

 学历 联系电话

  建 议 主 要 内 容 ︵ 3 0 0 字 左 右 ,

 必 要 时 可 另

 附 材 料 ︶

  采 纳 实 施 情 况

 创 造 效 益 情 况

 所 获 奖 励 情 况

  采 纳 实 施 单 位 意 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各

 镇( 街道)

 总工会、局工委意

 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奉化市总工会 意

 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奉化市安监局意

 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附件: 2 奉化市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汇总表

 填报单位:

 填表日 期:

  本地区( 系统)

 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数

 参与活动职工数

 职工提出劳动安全卫生合理化建议数

 其中被企业采纳数

 备注

篇三: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议企业文化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摘要企业今天的经济就是昨天的文化企业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整合这一企业并购重组等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力支撑点不仅决定企业重组和兼并成败而且关乎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文化整合不是将原各自企业的文化简单叠加和拼凑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业已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不同文化倾向或文化特质进行有效的调整和重构在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新文化既是文化重塑的过程也是借机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企业文化 整合原则和方法 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单一型企业文化、分裂型企业文化、分离型企业文化和聚合型高级企业文化等几个基本模型。不同基本模型的文化之间整合的要求和方式不尽相同但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包容性原则。文化的包容性即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是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包容性原则以宽容为前提不同文化间相互宽容提倡一种相对自由的民主的态度管理者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合理表达保证员工有自己思考、选择、判断的自由管理者与员工间平等对话、持续强化情感上的沟通和内在体验的真实交流使不同文化及其不同方面的整合互相协调通过逐步调整再造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使相互关系达到和谐的境界取得应有的整合效果。

  二是坚持以重组(主导)企业的优秀文化为主体被重组企业的优

  秀文化为补充的原则。重组企业是占核心优势的主导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其企业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的企业文化的主体和基础。被重组企业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曾经产生过在那个历史时期与自己企业相适应的积极的企业文化挖掘和吸纳其中积极的、 有益的成份、 使之成为新的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既可以丰富整合后企业文化的内涵又可增强被整合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企业的重组并购既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机遇。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一方面要融合各重组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适时汲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借鉴其他企业尤其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文化精华甚至是竞争对手先进的经营思想并加以吸收创新。对于跨地区的企业整合还要善于汲取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中的养份丰富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与时俱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打造突出本企业特色、既具有时代气息又能够保持其核心价值观和历史继承性的企业文化。

 原则一定方法的选择是取得整合成效的关键。

 一是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吸纳和渗透、提高文化的容忍度是解决企业文化差异性、减少抵抗、缩短整合期、快速形成协同竞争力的好办法。整合形成的新的企业文化其企业

  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必须充分融合被重组企业文化中的优秀

  部分通过上来下去、再上来再下去的方法在对比分析中消除差异和落后部分进而达到统一并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使员工自觉地把行为统一到企业所期望的方向上去员工充分自觉和主动地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有效弥补企业管理中的不足 形成 “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从而为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是解决好被重组企业领导层对母文化的认同这是新文化策略能否得到实施的关键。企业文化不仅是对全体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更重要是对领导层的激励和约束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企业领导层必须积极倡导、大力推进、积极培育。不仅如此领导集体还必须带头实践从点滴做起、率先垂范把企业文化具体化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让发展战略和文化追求相得益彰在追求利润、获得发展中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让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得到发展。

 三是提高贯彻母文化的自觉性。在重组企业进行中层干部岗位交流加深体会形成共鸣不断创新让员工参与文化整合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变强压为引导和实践在碰撞过程中实现理念价值观的统一和升华同时积极开展团队培训冲破原有企业文化的束缚将新文化传递给每一个员工。调整体制和治理结构移植重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计划包括工资、奖励、晋升等激励机制通过调整强化观念

  和行为养成促进文化整合。另外还要显化企业理念把抽象的

  东西形象化让员工易于理解和接受可以制定统一的岗位语言、岗位规范和交际方式强化和巩固新的文化。最后注重文化创新让员工不断产生新追求把工作当成快乐的给予和享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2004 年 12 月 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收购 ibm 的全球 pc 业务。一个国内 it 新秀一个是世界 it 巨头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来自国家和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带来的影响联想集团将文化融合作为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购后立即建立文化整合小组对现有的公司文化、员工渴望的公司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联想的文化进行新的诊释。提出沟通融合的六字方针 “坦诚、尊重、妥协” 同时认识到整合的关键在于彼此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整合小组发现联想和 ibm 的价值观有相同的地方如客户至上、诚信、创新、更有竞争力、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在高管的任命方面为了尊重 ibm“圈内人”的领导人选择观 联想尽量任用原 ibm 的高管。

 在具体的做事风格方面联想虚心学习 ibm 企业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比如注重效率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等。与此同时加强双方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双方文化磨合到一定程度之后 新联想水到渠成地形成 “成就客户、创业创新、精准求实、诚信正直”的价值观并通过一系列后续的措施让员工了解新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并购之后才能够做到有的

  放矢、各个击破成功地整合了双方文化。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石化是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建设热潮的掀起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决策的全力推进、炼化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按照新体制、新机制组建的地区炼化业务专业公司2007 年 3 月组建主要任务是建设并运营管理年 1000 万吨炼油、 年 80 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目前项目建设进入尾声。公司主体员工来自近 30 个不同企业和地区工作动机和思想意识不完全统一。如何使这支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组成的队伍成为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政治方向和目标明确、集中全部力量为中国石油乃至国家的炼化业务发展贡献才智的生力军四川石化公司从文化整合和再造入手以中国石油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提出了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生态友好、组织精干、管理规范”的“典范式”炼化一体化企业目标构建了“公司—装置集合”两级扁平化管理架构形成了组织精干、管理规范的管理体制确立了“核心业务集约化运营、非核心业务综合一体化外包、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起业主全过程参与的 ipmt+epc 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创建“合作共赢铸就经典”为主题的“四川石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峰会”制度形成四川石化项目建设管理战略联盟全面发挥管理效力有效规避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诚信风险显现出超强的凝聚功能和管理效能。经过五年的实践 逐步形成了技术壁垒自然选择机制、建设资源

  市场配置机制、采购谈判成果共享机制、专业组织集约运作机制以

  及共赢导向利益协调机制为我国炼化项目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创造了新模式、探索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

 文化整合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尊重差异中求磨合、在磨合中解决冲突、在解决冲突中实现融合。不可急于把自己的文化一下子嫁接到被整合企业中新建企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文化冲突开始时立即采取磨合措施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暂时保持一定的文化独立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以及有效的磨合和冲突的相继解决再迅速进行文化整合。另外新的企业文化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十分完善的 需要在灌输、 传播过程中依据企业的变化和提高不断调整充实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

篇四: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征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管理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培育企业安全文化,规范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严格项目管理,我们研究起草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 1)。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 1 2021 年 年 2 2 月 月 2 22 日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管理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高安全文明素质,规范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理念引领、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推动企业培育安全理念文化,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彰显安全制度效力;培育安全环境文化,营造安全环境氛围;培育安全行为文化,规范安全举止行为,切实推动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安全管理各方面、全过程,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原则为:

 (一)评建结合。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科学设置工作指标,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达到创建引领、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的目的。

 (二)以点带面。突出行业特色,反映地域特点,紧扣助力企业生产安全的着力点,挖掘企业安全文化闪光点,加强示范推广,发挥助力助推作用。

 (三)优中选优。严格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标准和申报条件,注重培育,持续推动建设,优化模式,夯实工作基础,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四)建管一致。建立创建工作的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大培育建设和监督管理力度,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提升、良性发展,形成全员参与、各方着力、主动实施、不断完善的机制氛围。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五条

 应急管理部负责统筹规划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指导各地区、各行业部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定相关创建评价标准,规范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做好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等工作。

 第六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定、推荐、监督、管理等工作,指导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活动,选择建设水平较高、安全生产绩效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第七条

 中央企业结合实际,广泛发动本集团(公司)各级各类企业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第三章

 创建内容

  第八条

 企业从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等方面,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第九条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安全理念体系完整、切合实际、全员知晓,包括核心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等,且根据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不同特点分级细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理念植入,定期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升级。

 第十条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按照简明、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由制定者和执行者共同参与,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充分体现规章制度中的流程设计和规章制度之间的流程关系,定期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和修订完善,保证制度执行效力。

 第十一条

 安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

 加强对安全防护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对企业安全环境进行可视化管理,建立高效的安全生产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第十二条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建立员工安全素养提升和安全行为养成的长效机制,完善员工自觉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注重基层团队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员工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习惯。

 第四章

 申报推荐

  第十三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请条件:

 (一)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地址固定唯一的企业。申请企业不能是集团公司、企业集团等企业联合体; (二)申请前 3 年(截至申报当年日期)内未发生死亡或 1 次 3 人(含)以上重伤,或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三)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至少满 5 年;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未开展的行业除外);

 第十四条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不得申请:

 (一)申请前 3 年(截至申报当年日期)内因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不力,被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及上级单位约谈、通报的; (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整改到位的; (三)存在失信行为,被纳入安全生产领域失信惩戒名单的; (四)存在其他情形,不适宜参加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请的。

 第十五条 符合基本条件的企业可向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申请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应提交的材料:

 (一)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请表; (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自评表; (三)企业对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自评表进行内部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的证明; (四)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其他反映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材料; (五)加盖企业公章的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行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六)属于中央企业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应出具推荐意见。

 第十七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审核企业申报材料、组织考核、实地核查的基础上,综合提出拟推荐的企业名单,并在省级相关政府网站进行不少于 5 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十八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名单公示结束后,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报告、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推荐名单及其申报材料上报至应急管理部。

 第五章

 评价认定

  第十九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每两年开展一次,由应急管理部具体组织实施,分为初审、专家评价、现场考核、综合评价、公示认定等环节。

 第二十条

 初审。主要对申报企业的推荐程序、上报材料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并按照企业性质、所属行业进行分类,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企业可直接进入其所属行业的初审名单。

 第二十一条

 专家评价。组织有关专家对初审合格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评价,择优选取一定比例的企业进入初审名单。

 第二十二条

 现场考核。按照不同行业,组织相关行业部门人员和专家对初审名单中的企业进行实地考核,形成考核意见。

 第二十三条

 综合评价。综合前三个环节的工作结果,对进入综合评价阶段的申报企业征求相关行业部门意见,召开综合评价会,形成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议名单。

 第二十四条

 公示认定。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议名单在应急管理部政务网站进行不少于 5 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满进行公告认定。

 第六章

 资格复审

  第二十五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认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在到期前 3 个月内,向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提交复审申请。

 第二十六条

 复审企业应提交的材料:

 (一)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复审表;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自评表; (三)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四)其他反映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材料; (五)属于中央企业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应出具复审推荐意见。

 第二十七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综合进行复查审核,出具复核意见后报应急管理部。

 第二十八条

 应急管理部对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复核意见进行审核,确定复审结果。复审合格的企业,保留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认定资格;复审不合格的企业,撤销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认定资格。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应急管理部对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进行总体指导、推动建设、动态管理和督促落实。

 第三十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管理,每年组织开展抽查评估(抽查比例由各省视实际情况而定),并将抽查情况报应急管理部备案。应急管理部每年对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进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视情通报。

 第三十一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中央企业建立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激励机制,在评先评优、降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先进经验推广、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于每年年底前向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安全文化建设年度工作总结。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将辖区内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年度情况汇总后报应急管理部。

 第三十三条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出现法人变更、机构重组、名称变更、地址搬迁等重要变更事项时,须及时向应急管理部备案。其中,因机构重组、地址搬迁等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须重新申请。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撤销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认定资格:

 (一)发生死亡 1 人以上(含,下同)或重伤 3 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或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的; (二)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 (三)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到期不提出复审申请的; (五)连续两次不报送年度总结报告的; (六)由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下发整改通知或应急管理部抽查认定不合格,经整改无成效的; (七)其他不适宜保留认定资格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 被撤销认定资格的企业,自撤销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大对行政区域内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培育,广泛发动各级各类企业开展创建活动。

 第三十七条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应急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0 2010 年 年 1 1 月 月 4 14 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 2010〕 〕5 5 号)同时废止。

 附件:

 1.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标准

  2.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请表、复审表

  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价标准

  一、组织保障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有主要领导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统一策划领导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文化工作专题会议。有多部门联动的安全文化工作机构并配置了来自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人员,负责组织、推动、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职责分工和考核机制,满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求。

 (二)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覆盖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

 (三)有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保障,组织企业从业人员广泛参与各类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四)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

 (五)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建立并保存安全文化创建过程的信息记录。

 二、安全理念文化

 (一)企业安全理念体系完整、切合企业实际,体现文化底蕴,易于理解记忆,具有感召力。安全理念体系应包括企业核心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等。

 (二)针对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不同特点分级细化企业安全理念。全体员工围绕安全理念公开作出安全承诺,安全承诺格式规范,内容全面、具体,承诺人签字。

 (三)采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传播、固化、植入安全理念,全体员工经常参与安全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核心安全理念具有较高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安全意识明显提升。企业在谋划工作、完善制度、绩效考核、奖励问责等方面能够认真贯彻、体现安全理念。

 (四)企业定期对安全理念体系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升级,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五)有安全理念文化建设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

 三、安全制度文化

 (一)以企业核心安全理念为引领,制定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相关制度、文件和标准。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应急响应与处置、安全生产信息沟通和反馈、员工参与安全事务、安全行为观察、重大隐患“吹哨人”奖励等机制。

 (三)定期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和修订完善,保证制度执行效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相关制度制修订过程中确保有从业人员参与。

 (四)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推进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持续改进。注重规章制度中的流程设计和规章制度之间的流程关系。

  (五)有安全制度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

 四、安全环境文化

 (一)以企业核心安全理念为引领,制定安全环境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并绘制四色等级安全风险分布图。

 (三)加强对安全防护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应急物资储备点备有救援、通信、照明等工具和设备,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工作。

 (四)针对人员特征信息、工作区域信息、设备设施状态信息等进行安全可视化管理,设置岗位安全责任卡、安全风险提示卡及应急处置卡等。在车间墙壁、上班通道、班组活动场所等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应急警示标识、指示牌、温情提示、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等。在地质灾害和交通、溺水事故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制作应急避难...

篇五: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有效防控经营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属国有企业,是指银川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家出资企业。

 本办法所称合规,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

 本办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因不合规行为,引发法律责任、遭受相关处罚、造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本办法所称合规管理,是指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企业和员工经营管理行为为对象,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合规审查、风险应对、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合规培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

 市国资委负责指导监督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工作。

 第四条

 企业应当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合规管理责任,全面构建合规管理体系,有效防控合规风险,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企业应当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培育合规文化,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依法合规、守法诚信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广大员工的合规意识和行为自觉,营造依规办事、按章操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第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

 (一)全面覆盖。合规管理应当覆盖各业务领域、各部门、 各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全体员工,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

 (二)强化责任。把加强合规管理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建立全员合规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员工的合规责任并督促有效落实。

 (三)协同联动。推动合规管理与法律风险防范、纪检监察、

 审计、内控、风险管理等工作相统筹、相衔接,确保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四)客观独立。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企业和员工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和处理。合规管理(牵头)部门独立履行合规管理职责,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干涉。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党委(党总支、支部)的合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合规管理工作; (二)推动科学立规、严格执规、自觉守规、严惩违规; (三)研究合规管理负责人人选、合规管理(牵头)部门设置; (四)对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五)对合规管理的重大事项研究提出意见; (六)按照权限研究或决定对有关违规人员的处理事项。

 第七条

 董事会的合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推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企业合规管理工作;

 (二)批准企业合规管理战略规划、基本制度; (三)决定合规管理负责人的任免; (四)决定合规管理(牵头)部门的设置和职能; (五)研究决定合规管理有关重大事项;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八条

 经理层的合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根据董事会决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二)批准合规管理具体制度; (三)批准合规管理计划,采取措施确保合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四)明确合规管理流程,确保合规要求融入业务领域; (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纠正不合规的经营行为; (六)章程或者经董事会授权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九条

 遵循最密切联系原则,企业可在董事会设立合规委员会,也可以与企业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或者负责战略与决策、风险管理专门委员会等机构合署,承担合规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合规管理重大事项或提出意见建议,指导、监督和评价合规管理工作。

 第十条

 企业应当明确合规管理负责人。合规管理负责人由总法律顾问或者企业相关负责人担(兼)任,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制订合规管理战略规划; (二)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并提出合规意见和建议; (三)召集和主持合规管理联席会议; (四)领导合规管理(牵头)部门开展工作; (五)向董事会和总经理汇报合规管理重大事项; (六)章程、董事会或合规委员会确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企业可以设立合规管理部门,也可以明确由法律事务机构或其他相关部门为合规管理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和监督合规管理工作,为其他部门提供合规管理支持。主要职责包括:

 (一)研究起草合规管理计划、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规定; (二)持续关注法律法规变化,组织开展合规风险管理; (三)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合规审查; (四)组织开展合规检查与考核评估,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合规性评价,督促整改和持续改进;

 (五)参与业务部门对重要商业伙伴的合规调查; (六)指导企业各部门、各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工作; (七)受理职责范围内的举报,组织或参与对举报事件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八)组织或协助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合规培训; (九)章程、董事会或合规委员会确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规模较小或合规风险较低的企业,可以设立合规专员,或者将合规管理职责归入法律事务机构行使。

 第十二条

 合规管理负责人、合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要求。

 第十三条

 业务部门负责本领域的日常合规管理工作,按照合规要求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主动开展合规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发布合规预警,组织合规审查,及时向合规管理牵头部门通报合规风险事项,妥善应对合规风险事件,做好本领域合规培训和商业伙伴合规调查等工作,组织或配合合规调查并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

 建立双线有效的合规管理汇报制度。遇重大合规风险及事项,各子公司的合规管理部门除及时向本

 企业主管合规工作负责人报告外,还须向集团公司合规管理(牵头)部门报告,确保企业最高管理层及时掌控合规风险情况。

 第十五条

 科学有效确立合规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业务部门是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业务人员及其负责人应当承担首要合规责任;合规管理(牵头)部门是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同时也是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责任单位;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是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三道防线,负责合规审计和监督企业整体风险防控。

 第十六条

 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内控、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等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职权范围内履行合规管理职责,设合规联络员。业务部门以设合规联络员或者配备合规专员的方式,全面参与合规管理。

 第三章

 合规管理重点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在全面推进合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应当特别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切实防范管理风险。

 第十八条

 加强对以下重点领域的合规管理:

 (一)公司治理。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制度文件合规审查,提升决策有效性,保障党委会、董

 事会、经理层等依据法律规定正确履职,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效融合。

 (二)市场交易。完善交易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决策批准程序。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健全自律诚信体系,重点关注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反商业贿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关联交易等领域,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合同管理。树立审慎签约、诚信履约的合规文化。重视合同管理与合规审查,关注商业条款及商业条件不对等的商业合同。

 (四)产品质量。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严把各环节质量关,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五)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生产规范和安全环保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违规问题。

 (六)劳动用工。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竞业禁止约定内容、终止和解除,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七)财务税收。健全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严守财经纪律,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规范,严格执行财务事

 项操作和审批流程。坚持依法纳税,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政策。

 (八)知识产权。及时申请注册知识产权成果,规范实施许可和转让,及时制止外部侵权行为,加强对商业秘密和商标的保护,依法规范使用他人知识产权,防止侵犯他人权益。

 (九)信息安全。强化信息安全保护的有效性与执行性,采取全面可行的保护措施,防止重大商业信息与内幕信息泄露。尊重业务伙伴和客户的隐私信息。依法合规规范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个人信息。

 (十)商业伙伴。对重要商业伙伴组织开展合规尽职调查,根据结果相应采取商业伙伴作出合规承诺、签订合规协议、增加合规条款等措施,促进商业伙伴行为合规。

 (十一)礼品与商务接待。禁止超规格、超标准接受或送出礼品以及超标准接受或组织商务宴请,维护正常商业关系与市场秩序。

 (十二)社会捐赠与赞助。严格审批程序,防止因不当捐赠与赞助导致的社会负面评价与不良效果。

 (十三)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十九条

 加强以下重点环节的合规管理:

 (一)制度制定环节。强化对规章制度、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的合规审查,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要求。

 (二)经营决策环节。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细化各层级决策事项和权限,加强对决策事项合规论证把关机制,保障决策依法合规。

 (三)运营管理环节。严格执行合规制度,加强对重点流程的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过程中照章办事、按章操作。

 (四)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第二十条

 加强对以下重点人员的合规管理:

 (一)管理人员。促进管理人员切实提高合规意识,带头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认真履行承担的合规管理职责,强化考核与监督问责。

 (二)重要风险岗位人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界定高风险岗位,有针对性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责任、 细化违规处罚等,使高风险岗位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项规定。

 (三)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

 第四章

 合规管理运行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制定全员普遍遵守的合规行为规范和合规管理制度,针对重点领域合规风险制定专项合规管理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和监管动态,及时将外部有关合规要求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

 第二十二条

 建立健全合规审查机制,将合规审查作为规章制度制定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合同签订、重大项目运营、大额采购销售、大额资金管理等经营管理行为的必经程序,及时对不合规的内容提出修改建议,未经合规审查不得实施。

 第二十三条

 建立合规联席会议机制,将合规管理与现有管理体系相衔接。联席会议由合规管理负责人召集和主持,通过定期会议指导协调合规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合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合规管理(牵头)部门承担。

 第二十四条

 建立合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全面系统识别和梳理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合规风险,建立企业合规风险清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潜在后果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对于典型性、普遍性和可能产生较严重后果的风险持续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

 第二十五条

 建立合规风险应对机制,针对发现的风险制定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处置。对于重大合

 规风险事件,合规委员会统筹协调,合规管理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

 第二十六条

 建立强制合规咨询机制,涉及重大合规风险领域的业务部门,要及时将有关业务提交合规管理(牵头)部门进行事前咨询,主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合同、海外业务、财务税收、政府事务、采购销售等。

 第二十七条

 建立合规管理评估机制,合规管理牵头部门定期对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当性和充分性进行分析评价,对重大或反复出现的合规风险和问题,深入查找根源,完善相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强化过程管控,持续改进提升。必要时,可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评估。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当性和充分性进行合规审计,并及时将合规审计结果以及合规审计中发现的合规管理问题通报合规管理(牵头)部门。

 第二十八条

 建立合规举报和调查问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保障企业员工有权利和途径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完善违规行为处罚制度,明晰违规责任范围,细化惩处标准,经调查核实,确有违规行为的,根据违规处罚办法进行相应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企业应确立合规调查基本方式和程序,合规举报调查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调查相结合,根据侧重点不同进行分工协作。禁止对合规举报的任何打击报复,一旦发现,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第五章

 合规管理保障 第二十九条

 落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主要负责人“关键少数”作用,认真履行推进本企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合规管理工作作为谋划、部署法治国企建设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第三十条

 加强合规考核评价,把合规经营管理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和所属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综合考核,细化考核评价指标。

 对所属单位和员工合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员工考核、干部任用、评先选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企业将把合规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企业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和总法律顾问述职评议内容。

 第三十一条

 加强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等工具,加强对经营管理行为依法合规情况的在线监控和风险分析,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

 第三十二条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中作出重要成绩、有效防范重大合规...

篇六: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言 201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全面实施“十二五” 规划纲要的承上启下之年, 是洛阳市实现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

 洛阳市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克难攻坚, 扎实工作, 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各部门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运用为重点,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 以知识产权人才为重要资源, 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我市区域竞争力, 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洛阳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按照洛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要求, 洛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二〇一三年洛阳市知识产权状况》 公开发布。

 1 二〇一三年洛阳市知识产权状况 2013 年全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 保护和管理能力。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数量大幅度增长;著作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有效的打击了非法盗版活动, 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司法保护显著增强; 知识产权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发展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我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的开展, 洛阳市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切实把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贯彻落实。

 市政府重新制定了《洛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加大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市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积极对各成员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加以协调; 市专利管理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促进专利的创新、 保护和成果的转化运用, 推动我市专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挥商标监管职能, 加大对商标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注册的方式加强对商标的保护;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大对盗版书籍、 盗版音像制品的打击力度, 图书、 音像制品市场的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市司法部门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

 2 惩处力度, 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通过各级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 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环境得到优化。

 二、 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 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各成员单位以“3· 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 26 世界知识产权日” 等重大节日为契机, 积极利用电视、 报纸、 网络、 宣传展板等媒介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5500 余份。

 全年开展各类培训班共 50 余期, 累计培训 4500 人次; 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 学员人数达500 余名, 其中 150 余人通过培训取得结业证书。

 工商部门通过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 变更、 年检之际, 向企业、 商户和群众发放有关商标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册和《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提示函》, 促进我市商标工作的开展。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在 2013 年的集中销毁侵权盗版物及非法出版物活动现场开展了“绿书签行动” 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了绿书签, 并和群众一起在“拒绝盗版, 拥抱梦想”的条幅上签名。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举报投诉点, 接受群众咨询、 受理群众举报。

 市工业与信息化部门围绕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开展面向企业知识产权主管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实务培训, 尤其是在标杆企业申报工作中广泛开展宣传动员, 并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通过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 成功营造了我市尊重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3 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了洛阳经济创新发展。

 三、 专利工作 2013 年全市专利工作得到了市委、 市政府和省知识产权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得到了市各有关部门、 区县的大力支持, 得到了全市企业、 高校、 院所的积极响应, 全市专利工作形成了 良好局面。

 2013年 9 月, 洛阳市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中得分 88. 91 分, 排名位居 12 个地级城市第 3 名, 表明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强化工作体系和机制, 专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市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 强化县区政府专利目标责任制, 确立市政府目标考核督办机制, 明确县区政府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 实现上下联动工作新局面。

 积极贯彻落实新的《洛阳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 进一步确立县区人民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明确市县两级政府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标准, 强化了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建设工作,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出台《洛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办法, 加强了 发明专利资助、 专利孵化、 专利产业化、 专利奖励、 专利质押、 维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规定, 突出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的重要作用。

 出台《洛阳市培育和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示范企业实施办法》, 在优势领域和支柱产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 大幅度提升全市

 4 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例, 促进发明专利对重点优势产业的引导和带动。

 加大投入, 专利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加大对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投入, 全年所有县区均已落实专利专项资金用于专利资助及工作开展, 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上升和提高的态势。

 全年专利申请总量 7937 件, 同比增长 31. 7%; 发明专利申请 3268 件, 同比增长 46. 6%。

 发明申请量占总量的 41. 2%, 高于全省 13. 3 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的 6. 5 个百分点。

 发明专利授权达 704 件, 同比增长 10. 7%。有效发明专利 2400 件,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为 3. 67 件。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 42. 9%, 高于全省 13. 3 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 17. 7个百分点。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有限公司的一项“对流式玻璃加热炉”专利获得 2013 年中国专利金奖, 这是当年河南省唯一获得专利金奖。轴研科技、 一拖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第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航光电、 北方企业、 中色科技 4 家单位被认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洛阳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认定工作进展顺利。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2013 年 4 月, 市知识产权局建立了由法律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共 53 人的“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库”, 除了 对知识产权案件所涉及的技术事实认定提出技术咨询意见外, 还将参与知识产权战略、 预警分析服务、 专利评审、 鉴定等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 切实提高市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效率和影响力。

 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发展, 专利运用不断深入。

 为贯彻实施国家知

 5 识产权战略, 进一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运用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知识产权局经过调查摸底, 组织指导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 11 家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申报, 申报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中信重机、 一拖集团、 中色科技、 轴研科技等 10 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试点工作; 在玻璃加工、 光电连器、 锂电池、 智能机器人、 农业机械、 切削刀具等产业领域深入开展专利分析预警工作; 在洛龙产业集聚区、 涧西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等 4 个产业集聚区开展专利服务及运营提升工程。

 在空港产业集聚区开展了专利“消零” 专项行动, 确定了 36 家“零专利” 企业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通过一年的专项行动,

 “消零” 企业达到 80%以上。2013 年我市有 2 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 350 万元, 缓解了 企业的资金短缺。

 同时新认定 3 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新认定省级专利孵化转移中心 1 个, 市级专利孵化器 1 个, 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专利转化工作。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计划, 专利保护不断加强。

 市知识产权局积极落实《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 专项行动方案》, 定期开展执法检查, 全年共检查商场 60 余家, 专利标识商品 2000 余件, 受理各种专利案件 72 件, 涉案金额 1130 余万元, 有效的提高了我市专利保护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交流合作, 借助我市“双打” 和“两法衔接” 两个新平台的建立, 增加了举报投诉的转接新渠道, 同时在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上更加顺畅。

 以中国(洛阳)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依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

 6 权人才队伍, 提供专利行政处理、 专利复审、 国际国内专利诉讼、 专家咨询等方面服务。

 全年接听咨询投诉电话 200 余起, 受理知识产权投诉举报 45 起,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过亿元, 有效维护了企业市场权益。

 四、 商标监管 2013 年我市商标监管工作按照省局、 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中心, 以效能建设为主线, 以实现“市场主体满意、 人民群众满意、 党委政府满意” 为目标, 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为重点,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大力实施商标战略, 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商标数量大幅提升。

 2013 年全市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7 件, 新申请商标 4062 件, 新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 105 件, 新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2 件, 与去年相比, 分别增长了 75%、 27%、 13%、 100%。

 新注册地理标志“栾川豆腐” 商标 1 件。

 截止 2013 年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21 件(含 4 件司法认定) 、 河南省著名商标 281 件、 注册商标总数 13675 件, 均位居全省前列。

 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依法保护商标所有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市工商管理局先后开展了打击“傍名牌” 、 “中原红盾砺剑行动” 、 “消费维权” 、 “农资打假红盾护农” 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深入动员, 迅速行动, 细化

 7 措施, 周密部署, 持续推进,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专项行动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 3302 人次, 排查市场主体 3302 户,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 2个; 移交司法机关案件 2 起, 案值 164 万元; 立案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612 起, 涉案金额237万元, 罚没金额223. 44万元; 查办了 一大批大案要案, 查获假冒侵权郎酒、 五粮液酒 4200箱, 涉案金额 70 万元; 查扣侵犯“梦特娇”

 、 “BOSS”

 驰名商标专用权服装 1285 件; 没收侵犯“郑星” 、 “玉蝶” 等商标专用权电线 1229 盘; 捣毁伊川县一涉嫌生产、 分装、 销售假冒种子窝点, 查扣假冒种子 12. 4 万公斤。

 扎实推进商标战略实施。

 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市工商系统突出重点,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实施商标战略的力度。

 一是发挥优势, 实施“商标强企” 工程。

 依托老工业基地, 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业产品品牌, 逐步实现从制造业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变。

 截止 2013 年, 全市共有 17 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其中 14 家是工业企业, 占驰名商标总数的 82. 3%。204 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其中 175 家为工业企业, 占著名商标总数的 70. 3%。

 通过实施“商标强企” 工程, 使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 赢得了声誉, 赢得了市场, 也赢得了发展。

 二是分类指导, 加快驰(著)

 名商标、 地理标志商标的创建步伐。

 按照 “成熟一批、 申报一批、 培育一批、 储备一批” 的原则, 重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 省市重点龙头企业注册商标情况认真进行梳理排队, 并在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 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梯次, 制定驰(著)

 名

 8 商标的梯次发展规划, 建立驰(著)

 名商标的梯队培育模式, 实行 “成熟一个, 推荐认定一个” 的工作机制, 确保了培育、 扶持、 推荐、 储备驰(著)

 名商标工作的有序展开。

 三是辐射带动, 促进商标品牌集群发展。

 充分发挥驰(著)

 名商标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驰(著)

 名商标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驰(著)

 名商标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 形成以驰(著)

 名商标企业为核心, 相关中小企业分工合作的相关产业链, 推动产业集聚形成,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依托产业集聚区平台, 开展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的培育创建工作, 真正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品牌基地,成为品牌企业成长的摇篮, 推进区域产业的升级换代。

 五、 版权管理与优秀文化传承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主线, 在宣传普及版权法律知识、 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 打击侵权盗版、 加强市场监管和开展“剑网” 行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我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进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树立版权保护良好形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以及省、 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 进一步树立好政府机关版权保护的良好形象,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通过建立机构、 制定方案、 调查摸底、落实资金、 采购安装和督促检查等方法步骤全面推进, 扎实、 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市、 县两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的检查整改工作。

 市级党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篇七: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件 2《安全文化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背景及任务来源园区是对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最基础的组织单元,是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监管的重要阵地与帮手,是企业自我管理、协作提升形象的重要平台,是员工展示文明素养、安全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窗口。当前园区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大部分仍停留在只收取租金,疏于管理的局面,对园区自身建设既无抓手,也无方向。政府在对园区的监管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侧重于园区内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园区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标准规范,导致园区自身建设随意性大,未能充分发挥园区在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第一线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构建以安全文化理念引领、安全责任制为核心、风险管控为主线、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宣传教育为支撑、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为保障、全员参与的机制,打造规范化、品牌化的新型文化示范园区。深圳市全民安全生产研究院于2020年4月向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立项编制《安全文化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团体标准),经过专家对立项申请进行论证,同意立项。同时成立起草工作组,

 2开始标准的研制工作。)

 (二)

 主要工作过程1 1. . 调研阶段2020 年 4 月,深圳市全民安全生产研究院成立标准编制筹备组对标准立项进行前期论证。同年 8 月,起草工作组赴广东省多家园区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了不同类型园区在组织架构、日常管理、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标准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完善,并提出了下一步标准编制的内容和计划。2. 编写及讨论阶段在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后,起草工作组严格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编制标准草稿,在编制过程中征求了来自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江门市等地的园区、应急管理部门、安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在标准草稿编制后,工作组组织了相关参编单位及相关专业领域专家,以函审、微信工作群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了标准讨论稿。2022 年 4 月,立项提出单位专家与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团标办再次对标准的格式进行形式审查和调整修正,修正后的标准稿,格式符合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标准内容与现有相关标准内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衔接,适用范围适宜,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三)起草单位 及 主要起草人1 1. . 起草单位

 3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全民安全生产研究院、深圳市金安宏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广大安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华鉴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兆诚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中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广东达康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鑫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应急管理局、佛山市安全生产协会、东莞市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协会、江门市安全生产管理协会、肇庆市应急管理协会、茂名市安全生产协会、龙岗区安全生产技术协会、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安全技术职业培训学院、广州协安安全应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2 2. . 主要起草人黄云、李敏、王仰宏、韩雄德、黄子斌、王少靖、黄红军、潘冬、徐三元、谭永、罗东宁、苏昆、万细阳、侯森熙、林宴林、姜小平、李志明、周占峰、段曦、韩亮、吕洁天、赖敏政、尚清波、严立海、谢烨、杨继兵、陈叔华、许河、李西安、闫志勇、刘孙权、朱智钊、黎明、孟凡辉。二、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一)编制原则1.合法性。与有关法律法规一致,并与现行有效标准相协调,同时符合我省情况。2.规范性。编写格式符合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3.先进性。本标准从安全文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条件、组

 4织保障与理念引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行为规范与全员参与、文化传播与氛围营造、共建共享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充分总结,标准中的相关内容都具有原创性,填补国内在安全文化示范园区建设方面的空白。内容齐全,标准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精炼,条理清晰。4.合理性。标准经过充分讨论和调研,提出的具体执行指标,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二)标准 关键技术指标组织保障与理念引领:提出了园区开展安全文化应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责,安全文化理念应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传承力,便于群体理解与接受;安全管理与风险管控:提出了建立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风险管控为主线、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宣传教育为支撑、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为保障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与执行文化;行为规范与全员参与:提出了建立从业人员行为识别系统、完善规章制度、简化操作规程,鼓励从业人员开展互学、互助、互查活动,拒绝“三违”,培育良好的安全行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园区和企业安全事务和各项安全文化活动;文化传播与氛围营造:分别就安全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手段和从业人员多途径获取安全知识作了明确;共建共享与持续改进:分别就园区引进先进安全文化建设经验、总结凝练形成自主文化品牌,园区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克服不足,持续改进提升作了明确。三、标准实施后的作用和预期效果

 5本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各类园区安全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发展,对推进园区规范化、品牌化建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为全国各类园区安全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四、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水平的简要说明目前未查到相应可采用的园区安全文化建设国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本团体标准结合当前各类园区管理实际编制,合理可行,具有先进性、示范性。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且不可协调的分歧,相关意见都已达成了一致。六、贯彻标准的建议措施通过对标准的宣贯培训,深入推广、引领贯标,逐步成为园区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政府应急监管部门可参考的技术标准;逐渐建立本标准相关的行业监督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等公约,使本标准发挥应有作用,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与示范效应。七、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无。“安全文化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2022年5月7日

推荐访问: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 文化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