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长范文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传媒人才培养新探

时间:2023-08-17 14: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周 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自2018年明确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实施“四新”建设;
到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提出新文科建设要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
再到2020年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国文科教育一步步迎来新的发展。新文科建设,旨在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新文科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其建设内涵大大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传媒职业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传媒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在新形势下,新文科对高职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试图在新文科背景下,探讨传媒职业教育如何突破原有的学科局限和知识领域,找到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以有效服务于媒体融合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传媒人才肩负着“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的重任,与强化价值引领这一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一脉相承。职业教育应用性强的特点容易遮蔽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性。因而传媒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始终要以社会责任、主流价值、人文关怀等为导向,保证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进入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语态不断创新变革,传播方式和手段多元化发展,内容输出呈海量增长。与此同时,传媒领域出现了流量至上、消费主义盛行、营销泛滥等不良倾向,这些对传媒人才的导向意识和把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职传媒人才培养只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技能与品行修养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1]的高素质人才。

深化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传媒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要全面梳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贯穿到传媒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在“新闻理论”“网络传播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媒介法规与伦理”等专业理论课程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新闻理想;
在“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等课程思政要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
实践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校内外实践、校企合作、“互联网+”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牢牢把握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性。

(二)提升高职传媒人才的审美趣味

随着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传统媒体时代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走向全民参与的公共传播。自媒体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人人都有麦克风,然而在泛娱乐化倾向影响下,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时有出现。未来,高职传媒人才主要就业面向正是蓬勃发展的自媒体行业,在强化价值引领的导向之下,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未来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审美趣味。

2022年11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等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纲要》指出,要把美育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传媒类高职院校要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拓展性艺术课程。例如,可开设“文学欣赏”“影视作品赏析”“网络文化”“数字化审美”等专业美育课程,还可在“图文设计”“视频剪辑”“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课程中加强审美教学,将美育全面嵌入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审美教育不仅包含艺术之美的教育,还有生命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等内容。美学精神,是高职传媒人才形成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尊重美、创造美,将来才能更好地传播美。传媒类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审美趣味,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新文科宣言》指出:“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2]职业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原有学科教育文理分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职传媒人才的培养。跨界思维有利于打破学科与专业的限制,跳出窠臼,实现思想突破或技术创新。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传媒类专业,如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编导、数字出版、影视动画、摄影摄像、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均已实现文理兼招,文理学科边界的消解有助于培养具有跨界思维的高职传媒人才。

(一)构建超学科视野的课程结构

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下,传媒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体拓展至全媒体,与其他专业领域有了更多交集。自媒体行业迅速崛起,媒介化社会全面到来,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加之职业教育本身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让高职传媒人才在各行各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传媒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传媒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开设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课程。例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方向的拓展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传媒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选修适合自己的行业领域,为学生提供跨界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超学科视野,更有助于培养高职传媒人才的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超学科课程结构是探索新文科视域下传媒学科发展的新方向,能够实现传媒学科教育与各行各业联动,增强职业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培养能够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创新型高职传媒人才。超学科视野进一步加强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更有利于解决教育和研究中由于专业分工导致的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更利于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并从根本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3]

(二)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传统高职传媒人才培养主要围绕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两大类别,专业教师大多接受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成长起来,学科背景单一,知识体系陈旧,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院系、研究所、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学术组织基本上是由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学者或是由讲授同一门课程、同类课程的学者组成,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上难以产生“化学反应”。[4]现代信息技术为高职传媒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基因,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带来新的考验。目前,传媒类高职院校依据传媒行业的新需求开设了一批“文”“理”交叉、“学”“术”融合的新课程。以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开设的“数据新闻”课程为例,学生在掌握基本新闻报道方式的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等计算机技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懂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数字技术专业背景,这对于专任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对于这类新课程的教学,新闻传播学科背景的老师要及时更新媒体融合趋势下的知识体系,主动学习数字技术,最好是和计算机学科背景的教师组建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授课任务。还可以邀请来自传媒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从传媒产业职业岗位的现实角度出发,与学校教师团队一起制订课程标准,并且共同教学、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既发挥各自的教学专长,又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的高职传媒人才。

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是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新文科建设提倡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2]新文科背景下,传媒类学科的独特性更加突出,高职传媒人才既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又要掌握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融合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传媒领域,带来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将大大提升高职传媒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数字化发展趋势。

(一)注重培养高职传媒人才的技术思维

传统高职传媒人才的培养,根据新闻采编与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影视编导等不同专业,分别侧重采写、剪辑、摄像、编导等单一技术技能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传统媒体时代可以成为专门的技术人才。但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传媒职业教育服务于传媒产业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程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格局,单一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传媒职业岗位的需求。传媒行业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技术和渠道,能够进行产品的生产、制作、传播和反馈的全媒体复合型传媒人才。其中包括:既掌握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数据挖掘、数据解读和数据可视化的新闻传播人才;
能够结合数据分析的受众调查、网络用户体验、智能算法的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等,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创意、会策划的媒体融合运营人才;
能够结合视频拍摄、影视特效制作、动画设计等技术手段,能拍摄、会剪辑、懂制作的视频创作人才;
等等。

传媒类高职院校应增设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VR/AR/MR视频传播等技术类课程,培养传媒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新技术的学习不能简单套用“传媒课程+新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生硬地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课程强行加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不仅要从整体上考虑技术学习如何融入教学体系,还要考虑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拥有技术思维、懂得运用新技术的新型传媒人才。所谓“术业有专攻”,高职传媒人才培养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掌握所有的信息技术手段,而是培养他们具备联系各种技术的思维,掌握其他学科领域关键技术的获取渠道,具备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的能力。新文科背景下,高职传媒人才要掌握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更应该具备媒体融合视阈下的技术思维,懂得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提升全媒体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注重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相结合

新技术的运用为传媒行业发展和高职传媒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但我们要警惕过分依赖技术产生的唯技术论,始终保有对技术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意识,避免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淖。人是有局限性的,技术也是。“机器人新闻写作”将来的确可以取代一部分记者的工作,并已经在财经、体育、科技等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发挥了智能化新闻报道数据翔实、要素齐全、细化精准等优势。但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真正的记者。记者亲临采访现场、与采访对象深入交流、写作有温度的文字、表达细腻的情感、展现独特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机器人”难以企及的,这也是传媒行业最具人文色彩的地方。在高职传媒人才培养中,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扎根土地,立足现实,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不能局限于网络搜集的信息,要深入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人本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信息过载与信息茧房无处不在,大数据运用带来信息安全隐患,算法偏见现象屡见不鲜等,这些都对高职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考验。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新文科背景下的高职传媒人才培养,要把握好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的总原则,高举人文与科学这两面旗帜,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注重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培养,达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互补相融的效果。[5]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对传媒领域的冲击是巨大的,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衍生出新职业、新岗位、新模式。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拓宽了传媒人才的就业渠道,也降低了传媒行业的就业门槛,这对高职传媒人才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文科对于传媒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于传媒产业,扎根中国土地解决现实问题指出了科学的路径,为高职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新文科背景下,传媒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价值引领、跨界思维、科技素养,找准学与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点,以多学科知识整合为基础,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媒体融合时代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职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文科学科人才【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豆文科作品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人才争夺战”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高职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