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长范文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以经验还原为主导的古诗文阅读

时间:2023-08-28 2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周雪梅

内容摘要:古诗文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鉴于中职教育应试要求不高的特点,古诗文教学可以扬长避短,将目标定位在人文素养的养成上,通过古诗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欲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此,笔者倡导一种经验还原为主的古诗文教学理念。围绕这一目标,本文提出四种教学策略:一是通过反复诵读和表演,唤醒文本中作者(他者)的经验,赋予文本当下的生命经验;二是在有史料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还原古诗文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三是关联自身生活,体味贯通;四是古诗文与现代诗文混合学习教法。期望这些策略有助于激活中职课堂的古诗文教学,夯实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他们在与古诗文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 诵读唤醒经验 想象还原经验 关联生活 混合阅读

古诗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受这样几个因素影响,首先古诗文是用古代文言写作,其语言形式距现代白话文很远,无论对哪种人群,教与学都不容易。其次在应试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背景下,一些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足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的功利化,造成古诗文教学长期存在弊端,对语文基础普遍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难就放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放弃与历史和经典对话,实际上,近些年提倡阅读经典的声音在教育界此起彼伏,各类诗词节目的火爆,都反应出国家近年对古诗文教育越来越重视。

2020年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養四:“文化传承与参与”中明确规定,“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具有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攒成和发展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宽产业文化事业,培育劳动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对我们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务实有效,受学生欢迎。

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中职古诗文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哪里?鉴于中职教育应试要求不高的特点,古诗文教学可以扬长避短,将目标定位在人文素养的养成上,通过古诗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欲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谈到,“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个有孩童般的精神世界的成熟理智的人。”我们从容、冷静、练达,有同情的力量,完全过着一种精神生活。而这一区别于欧洲现代智力教育的人,用头脑或智力来思考和说话的中国人的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切源于我们有比西方哲学和宗教更有力的体系——儒家学说,这是一个哲学和道德规范综合体系,一个能够替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中国的经典典籍,给了我们真正发自内心的正确的责任观念,把家庭宗教,国家宗教中的忠诚契约变成圣礼,教导忠诚的神圣责任。今天我们强调古诗文的学习,不正是为了传承这一已经延续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吗?

基于此,中职生古诗词教学不妨淡化文言字词和语法结构等问题,以经验还原为主导进行阅读和学习,将文本,结合作者身世,时代背景与读者的生命体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诵读,想象还原,关联生活,混合阅读几个方法在中职生和古诗文之间搭一座桥。使我们的古诗文课堂真正做到受学生欢迎,务实有效。

一.事半功倍在于“读”

倡导经验还原为主导的古诗文学习,第一要务应是诵读。古诗文有其独特的音律美,可以说古诗文的律动限于文字。找到诵读的感觉,体会到诗文的独特韵味可以帮助中职生爱上学习古诗文。在学习一篇古诗文前,首先要读,一边读一边猜测诗文的意思,并尝试“唤醒”文本中作者的经验,赋予文本当下的生命经验。

在课堂上,读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示范读,带领学生读,学生自由读,齐读,游戏诵读法,根据需要不一而足,总之一要出声读,二要反复读。

古诗文诵读有技巧,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这样说“诗歌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从吟诵来的,传统的吟诵几乎已经失传了,我们不赶快抢救,就要灭绝了,如果我们不会吟诵,用理智来写诗,诗歌中兴发感动的力量难以找到,诗歌的生命会被减损。”近年来叶嘉莹先生著书立说,并在豆瓣,喜马拉雅等网络媒体平台开设《以乐语教国子》等古诗词吟诵课,系统讲述诗词吟诵技巧。叶先生的吟诵课不是古音,用普通话的语音,尽量将平仄入声的格律诗读得合乎格律。

如果觉得叶先生的吟诵难度较高,我们还可以将其简化,教习学生最简单的诵读技巧:平仄和断句,语文特级教师朱煜对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研究深厚,他的办法同样适用中职教学。关于平仄,“简便的做法是只讲到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平声长,仄声短”。以《登鹳雀楼》为例,先让学生诗旁标注声调,读的时候根据平仄,声音的长短明显一些。关于断句,“告诉学生读诗时把诗句中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因此五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一,七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1]让学生同样在诗中标注,读的时候停顿处需要明显一些。

在掌握简单的平仄和断句技巧后,再让学生遵循规则自由朗读,体会摇头晃脑读书的乐趣。用诵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热”起来。

古文与古诗词一样要先解决断句,读通“句读”,也是有一些技巧的,比如名词断句法,虚词短剧法等等。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最好是由教师带领读。快速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字音,学会句子内部的停顿和古文特有的语调,通过有节奏的朗读,帮助学生猜测文章的意思。

古诗文学习不仅要注重课堂诵读,还要在课前课后诵读。学完一篇古诗文,最重要的功课之一是反复诵读,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要读到通畅自如须得课后下功夫,既是对文章意思的回顾,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办法。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经过三个过程,即:知道——会——熟练。培养语言能力也不例外。从知道到会到熟练,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反复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笔者曾这样要求学生实践过,一篇百十来字的古文,每天出声的诵读三至五遍,坚持一周,便能记住十之八九。摇头晃脑,看似无心的大声朗读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诵读作业对中职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完成。

常规的诵读之外,还可以尝试游戏读法,也就是通过想象还原作者当时的写作状态后进行诵读。譬如我的同事在讲授《将进酒》时,让学生先想象和表演一个喝醉酒的人是如何说话和行动的,再进一步模仿诗人喝醉的状态诵读《将进酒》,这样的读法,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最重要的是在表演中激活了文本,是对文本的当下体验。正是因为醉,才会喊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近乎狂放的语言,《将进酒》的语言未必是完美的,但毫无疑问是醉得到好处的。我们提倡经典的去神圣化解读,是因为意识到把作品当作高高在上的“经典”(即经典的神圣化)可能反而造成解读障碍。把经典还原为在经验层面与己密切相关的某个他者的临在表达,注重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文本,跟“他者”对话,这样才能在接受美学的意义上创造并激活文本。

文本本身是静默的,通过表演,把文本中作者(他者)的经验“唤醒”,赋予文本当下的生命经验。这里唤醒的当然不可能是原作者的经验,而是一种转化的经验。虽然二者有别,但却可以生成对文本非常有生命力的解读。

二.用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和情感

倡导经验还原为主导的古诗文学习,还在于教学过程中还原文本里被隐藏的故事和情感。因为写作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加之语言十分凝练,导致今天读起来难以理解。侧重“字字落实”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是最适合中职生,一来“字字落实”很枯燥,课堂效果不好;二来仅满足于字字落实,不利于真正理解和吃透文本,学生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們不妨在把握写作者的写作背景,在有古籍记载和史料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还原古诗文的故事和情感。

以《诗经》为例,三百零五篇的开篇之作《关雎》,我们看最后两小结“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如果我们仅仅满足字字落实,一般解释成这样: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把它采,秀外慧中的姑娘,(我)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把它摘,秀外慧中的姑娘,(我)敲动钟鼓来取悦她。这首诗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是典型的重章叠唱,有的老师会把几个章节发生变化的词单独拎出来,帮学生加深印象,巩固学习。但是即便这样,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常常出现这种情况:“采之”,“芼之”颠倒,“琴瑟”、“钟鼓”混淆。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台湾学者裴溥言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示例。他这么解释“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和她增进友爱。而“钟鼓乐之”则是敲钟打鼓,快快乐乐把她娶回来。[2]这讲的是从恋爱到结婚的一个过程啊,这样究竟是先“琴瑟”还是先“钟鼓”学生就再也不会搞错了。这就是依据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史料依据还原出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除了故事情节的想象补充,在细节上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补充,比如那左右浮动的“荇菜”正像是女孩子的心那样,不可捉摸,越是不可捉摸,君子越是想要追求。为什么一个讲男女恋爱的故事要被放在《诗经》第一篇呢?因为选择一位好的终身伴侣,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稳定的潜在基石。“官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这种想象阅读法是今天的孩子乐于接受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歌不仅讲故事,更要表达情感,而且是语言和叹息都不足以表达的强烈情感。但是由于诗歌语言很凝练,篇幅有限,感情的表达有时候很克制甚至干脆被隐藏了,因此我们要把这种感情补充上,才能让学生领悟的更加透彻。仍以《诗经》为例,《郑风》中有一篇叫《风雨》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一句是描写风雨侵袭,黑暗笼罩的名句,好一个天昏地暗的风雨之夜。下一句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句意识是:风雨之时见到你(丈夫),内心怎能不欢喜?为什么风雨之中见到你欢喜呢?情感上有点突兀,还原一下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这样的夜晚叫独自一人在家的妻子孤单害怕呀!

要做到从故事情节和情感上补充还原情境阅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古文素养,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备课。

三.关联生活,体味融通

“我们今天古诗文课有一个误区是结论先行,牵引学生去诗里找证据,这样做简单又保险,效果却不好,不能照本宣科地讲析,将意象,意境,借景抒情等专业的术语,统统直接灌输给学生。先给结论,在牵引学生去诗词里找证据。脱离生活实际,这样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要么死记硬套。”[3]要想破除这一魔咒,需牢记古诗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转变思路,将古诗文与当下生活关联起来,找到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体味融通,当然教师首先自己要被诗文打动,有代入感。以诗词课圈粉500万的戴建业老师为例,其亮点在于“有趣”,而有趣正是他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古诗文内容融为一体。他的《魔性诗词课》给如何关联生活,体味融通教古诗文提供了很棒的范本。

譬如在讲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送别诗。他使用生活化语言将“孤帆远影碧空尽”还原为生动的送别场景:两个朋友在黄鹤楼上吹了很多牛皮,吹到天气很晚了,李白才手挽着手把孟浩然送下楼,送到江边,一直送到船上,船刚开走时,看到的是“孤帆”;船走远了,看到的是“远影”;走到很远的地方,只看到“碧空”;再走到更远处,天和水接到一起了,是为“尽”。[4]这还不够,戴老师接着与同学风趣地讨论起日常送人,是送到门口还是送到车站?送到了是转身就走,还是眼巴巴地望着仿佛魂都被对方带走了?这时小结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融汇在每一个景物中,引出意象,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水到渠成,令人豁然开朗。戴老师的课是活起来的古诗词课,正是因为不仅讲诗文的故事,时代的背景,还会讲自己。听他的课能感受他为作者的命运叹息,为诗文中的情感流泪。如果在备课的时候,诗文没有能感动教师,又怎么能打动学生。因此在授课时,我们老师不要急于去讲概念,而是想一想我是如何被打动的,我又将怎样去唤起学生的共情。

关联生活,有时需要一个切入点,想将古诗文教得有趣又有用,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需要找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与生命体验相关联切入点。

比如《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柳宗元以种树之道比喻治民之理。不过不论种树还是为官,学生都难有体会,而谈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就不同了,学生几乎都能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优秀的父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不居功,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罢了。那么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是什么?抛出这个问题,学生们兴致勃勃找下去,将文中的“木”統统替换成了自己。“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接着孩子们又纷纷吐槽自己的父母,就好比他植者,“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以爱为名,实则是“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针对中职生还可以转化为写作练笔,拓展也有了。若天下父母皆能如郭橐驼,若孩子们能学习本文有所反思,何其幸哉!

怎么才能更好的结合背景,是需要技巧的。一诗一文的背后是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的所思所感所悟。联系今天的实际生活,结合了生活中话题,加以思考,讲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样,问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思考。

让诗文真正活起来。面对中职生,我们不妨试试这样几个办法。用故事吸引学生,用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诗文的精神,用图画引导学生感受诗文的美。

四.古诗文与现代诗文混合学习教法

教授古文时完全可以用现代文同类教法,打破古文教学从翻译字词句段到赏析的套路,因为现代经验本来就是从文化传统中婵递而来。就诗歌而言,中国现当代不少著名诗人的作品中本来就蕴含着浓浓的传统因子,如余光中、陈东东、宋琳、杨铁军、张枣等人的诗歌作品。完全可以把古今经验贯通起来加以品读。现以王维的《辛夷坞》与杨铁军的《在风中摇摆的树》为例,略加分析。

《辛夷坞》一诗只有短短四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涧户,一说指涧边人家;一说是山涧两崖相向,状如门户。无论哪一说,都“无人”。初春,辛夷花(即诗中的芙蓉花,因形似故借称)在山中盛开;差不多一个月后,它们就纷纷谢落。结合作者精神品位,这里想表达的似乎并非一种浅薄的落寞之感,而仅仅是展现了一幅动态图:花开花落,无人留意;花开花落,都盛大而寂静。

再看杨铁军的《在风中摇摆的树》:

一棵树在风中摇摆,

先从树叶开始,哗啦啦,

然后是小枝条,左右晃动,

最后枝干摇起来,被一堵风墙

压向一边。风尖啸着,把绷紧的

树枝按着,差不多两分钟,

然后就是乱流,枝叶无序地摇摆,

前后左右,上下翻飞,而树干却逐次静下来,

并把安静传染给树叶,于是整棵树停止了颤抖。

树恢复了它幽静的本质。

我也从出神的状态里醒来,

任由它翻飞的姿态,赋予我丢失的那刻

枝叶的结构和形状,

获得风的保存。

这首诗写了一个狂风大作至渐息的短暂时刻。作者在看狂风时“出神”了,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这种游离被日常语境描述为“丢失的那刻”,但作者的经验恰恰因“丢失”而得到了某种超越时间的“保存”。“风”是“保存”的媒介,如果没有风,那些“枝叶的结构和形状”不会进入作者的经验。

两首诗对读,可以表述为“辛夷花”与“作者”的对舞。两个“舞者”在季节或风的催动下不断进行“无人”与“出神”、“开放”与“翻飞”、“谢落”与“安静”的互动互融,古今相约,打破主客体的虚假预设。辛夷花本就不仅仅是花,而是想象中的“无人”之相;“作者”也不仅仅是人,而是随时可融化的风及其摇摆的树。从这个角度看,两首诗都是中国艺术中“去主体性”意趣的一种展示。

这样的对读,不仅可以更深刻地读出古诗韵味,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无尽想象,扩展他们的精神疆域,让他们感受古今一脉相承又相互显发的生命经验。

综上,通过学一些简单的诗文诵读法,通过反复的诵读熟悉诗文;关联生活,体味通融读懂文章;采用现代文同类教法等读透文章。至于语法和字词,由于中职古诗文的学习目标与普教不同,我们的应试相比普高更加灵活,这些是中职古诗文学习可以避重就轻的地方,当然也不能就此简单略过。

参考文献

[1]朱煜.让课堂说话: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0.

[2]裴溥言.诗经:先民的歌唱[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44-52.

[3]董旭午.我这样教学古诗文[M].商务印书馆,2020:115.

[4]戴建业.戴老师魔性诗词课[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94-100.

推荐访问:还原 主导 经验

上一篇:壁虎的独白 下一篇:帮妈妈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