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长范文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百年绥师奋斗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9-04 11: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方小娟

摘  要:绥师奋斗精神是中国革命历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力量。新时代如何发掘、传承、弘扬并发展这一精神并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堂中,成为广大师生面临的新课题。文章立足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红色历史故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从应用网络宣传的形式、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等实际应用方面,探索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如何利用新工具、新方法将绥师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红色文化;
绥师奋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157-04

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从此,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改革,传承并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传承、弘扬、普及和发展这些革命精神有利于从历史的土壤中汲取充沛的营养。绥德師范的师生为西北革命乃至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百年绥师的奋斗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在充分结合绥德师范的校史中学习传承绥师奋斗精神,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与崇高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革命文化是党建文化之魂。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建设是用红色革命文化塑造了崇高的灵魂和爱国精神,做好绥师校友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奋斗中英雄故事的传承,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绥师奋斗精神,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师生深度挖掘绥师红色文化资源

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是一所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的师范类学校,学校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夏,由中共早期活动家、西北革命的播火者、著名的人民革命教育家李子洲任校长。当年初冬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创建了陕西省第一个党团组织,学校成为西北革命的活动中心。学校党团组织创办以来,就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培养了两万余名各类人才,有3位校友是党和国家的领导,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的高级干部,8位校友担任过陕西省的主要领导,更是有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事业光荣牺牲,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享有“革命基地、教师摇篮”的美誉。李子洲任校长期间,提出了“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的办学原则,“发展青年身心,培养积极道德,注重科学教育,造就优良师资”的办学宗旨。李子洲的这些办学思想,完全继承北京大学的办学理念,并且在绥德师范取得了很大成功。李子洲任绥德师范校长期间确定的校训是“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这与当时在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谈到的“读书勿忘爱国,爱国勿忘读书”是一脉相承的。1941年,毛泽东同志曾两次接见绥师优秀学生代表,并为绥师同学题词“艰苦奋斗”“学而时习之”“奋斗”。绥德师范是陕北共产党的发源之地,广大师生积极进行革命斗争,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这块黄土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有着丰富的课程思政价值。在深入工农的实践传播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上,绥师学子在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号召“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的红色基因,把传承红色基因同培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和历史担当”的新青年有机融合,充分应用红色资源进行立德树人工作,同时让新青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而学生其正处于青春期,涉世未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塑造期,同时又缺乏去伪存真的明辨能力,一些不良信息、颓废思想就有了可乘之机,侵蚀着部分意志力不坚定、自律意识差的学生,导致其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身定位不够清晰,对未来无规划等,甚至校园里出现盲目攀比、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这与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因此,做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将绥师奋斗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把绥德师范的红色资源挖掘好、学习好、利用好,把绥德师范的光荣传统传承好、发扬好,既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又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更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传承历史,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1]。

(一)挖掘红色资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充分应用红色资源进行文化教育工作,对坚定和树立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端正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净化和增强学生的价值观与爱国情感有重要作用,最终可实现传承地方红色资源和透过红色教育资源育人的双重目标。目前,绥德师范学校已通过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来传承革命文化理念,端正学生的三观,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著作,和学生一起重温革命征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排练革命历史话剧《播火者》《李子洲1923》,唱诵舞绥师歌舞史诗《光辉的历程》,让学生深度体验绥德师范的革命贡献和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将个人人生目标与家国情怀、民族命运相连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二)红色氛围营造更是课程思政的催化剂

为开展校园红色文化、培养绥师奋斗精神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定期组织相关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挖掘红色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不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浸染红色文化。学校要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多组织学生观看革命题材的影视剧,举办校史题材的演讲比赛以及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受到耳濡目染。学校可在宣传栏中加入有关红色文化、绥师奋斗精神的主题内容,邀请党史专家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的专家报告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红色文化,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绥师奋斗精神培育目标,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此同时,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把绥师的奋斗精神融入各科目中,使理论课的教学与绥师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目标[2]。

(三)多途径全方位应用校史资源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校史、对绥师奋斗精神有更深的认识,并自觉继承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教学,多组织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绥师奋斗精神的特点与优势凸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先完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和绥师奋斗精神培育体系,通过榆林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思政课在教育教学方案设计体现,将红色文化与绥师奋斗精神实践教学加入其中,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红色文化和绥师奋斗精神。此外,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发挥校园社团的影响力,借助社团的力量,更好地渗透红色文化和绥师奋斗精神,协助学生成立有关红色文化的社团组织,并组织社团活动,发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利用社团的力量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红色文化、绥师奋斗精神融合,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绥师校史馆、杨家沟革命旧址、陕北革命纪念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绥师奋斗精神,在不断接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用绥师奋斗精神去影响自己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革命情操和高洁的道德品质。

二、师生讲好绥师奋斗精神故事

在中国红色文化中奋斗精神熠熠生辉,李子洲等绥师英雄的奋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献出宝贵的生命。在解读中国近代史和传承绥师奋斗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绥师奋斗英雄的故事,用英雄事迹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例如为学生解读四师校长李子洲的故事,和学生一起欣赏话剧《播火者》《李子洲1923》,了解李子洲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借助影视讲座、绥德师范校史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学校早期进步革命青年高光祖和安子文以及白明善等杰出校友在青年时就加入了党团组织,点燃了陕北革命的火种,在陕北特委成立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尤其是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陕北地区的有志青年最向往的神圣学府。

(一)讲李子洲的教育故事

1924年8月25日,在省立四师的开学典礼上,李子洲校长公开表明“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农民和工人以及广大劳苦人民,通过革命积极改造旧中国,建立共产主义新中国”的思想,同时要求学生“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在读书求学和社会革命两个问题上指向清晰,这与蔡元培先生在五四运动期间倡导的“读书勿忘爱国,爱国勿忘读书”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当前绥师的校训,时至1926年底,四师400多名学生中,就有300多位加入了党团组织。至此,革命之火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更为迅速地燃烧,并且还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在陕北各地到处是绥师学子在奔走,从北边的府谷到南边的宜川,再从西边的宁夏和银川到东边的山西汾阳等地方的党组织和团组织,均由绥师的师生组织建立。到1927年,陕北地区23个县中就有17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军队党组织,其中由绥师党员学生创建的军队党组织就有15个。

(二)说李子洲的革命历程

通过党组织的有力领导,陕北地区的各类学生和农民以及士兵运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在农村,一部分农民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对革命充满了憧憬。值得重点说明的是在当时国民党的地方军队中,不少士兵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随着党团组织在军队中的发展,更多的军人有了等待时机进行起义的共识。1927年10月和1928年5月,以李子洲为代表的陕北党团组织先后参与组织领导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在这些军队起义的基础上,逐步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革命军成立进一步鼓舞了当地群众的革命斗志,坚定了革命信念,为后期开展各类武装斗争以及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组织和群众基础。绥师校史馆里有一份1947年的统计资料,用实物历史文献表明,当时绥师学子报名参军的有56名。这个数字是当时在校生近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女生就有15名,在当时在校女生中几乎是多半以上了。这56位杰出校友先后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用生命诠释了信念,用青春燃烧了革命,我校的校史中能够找到资料的革命烈士就有73位。在解放全中国后,绥师学子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在陕北地区的各类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舞台上,到处都是绥师学子的身影,特别是在榆林市基础教育领域,绥师的师资贡献有着主体作用。绥德师范以建校以来培养的万余名优秀人才,让母校有了“革命基地,教师摇篮”的赞誉。李子洲的教育革命历程,以及绥师代代学子谱写的红色和教育校史,本身就是优质教学资源,学生了解绥师英雄奋斗史时,自然激发出爱国情怀,深层次理解和传承绥师的奋斗精神。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新时代的绥师奋斗精神,概括出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绥师奋斗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舍生取义不惧艰难、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大无畏精神;
新时代的绥师奋斗精神在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内涵延伸,是自强不息的意志,是勇于拼搏的斗志,是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源泉点[3]。

三、师生构建思政课网络教育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了更好地传承绥师奋斗精神,有必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

(一)大力应用网络宣传的形式

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关的红色文化网络教育氛围。构建网络教育氛围不仅有利于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加强红色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受到绥师奋斗精神的影响,更好地实现近代史课程教育的目标。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和素材的网络建设力度,发挥出网络教育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红色文化网站,鼓励学生进入该平台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在网站中致力于开辟红色文化与绥师英雄奋斗专栏,并且要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别进行分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历史教师也应该利用好这样的平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绥师奋斗精神”征文活动,并进行专题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综合培育学生的绥师奋斗精神,可以适当进行奖励,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中来[4]。

(二)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

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做好绥师奋斗精神培育工作,努力将红色文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传播发扬。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线上授课时充分运用新媒体,通过群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授课,在各类课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红色文化等,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的同时,不仅增强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信息操作技能,更能够巩固红色文化基础,网络空间上继承和弘扬绥师奋斗精神。

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学校可以将承载绥师奋斗精神的红色书籍,如《雕山忠魂》《群星璀璨》《峥嵘岁月》等上传到各类网络课程平台中,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通过发帖论坛、茶歇话吧等时代广场,引导师生阅读红色经典,将革命时代和新时代相结合,探讨对红色文学的理解,发动撰写能传播正能量,弘扬绥师奋斗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作品,比如短視频等,不断拓展践行绥师奋斗精神内涵,提升整体学生的红色文化核心素养[5]。

四、结语

融入地方红色文化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要立足实际,结合一些名校革命传承精神,在传承百年绥师奋斗精神方面,通过师生共同体的教学应用,师生共同挖掘红色校史资源,讲好红色校史故事,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学生一起讲好绥师英雄奋斗的故事,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 “西北革命策源地”绥德师范: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不朽精神[N]. 群众新闻,2021-09-14.

[2] 张舒. 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文化自信——以重大历史纪念日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J]. 教育观察,2020,9(33):98-100+129.

[3] 徐东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探讨[J]. 中国民族博览,2020(24):74-76.

[4] 张换敏. 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面临的新课题[J]. 作家天地,2020(23):97-98.

[5] 本书编写组. 雕山忠魂 群星璀璨 峥嵘岁月[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思政课教学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12期)2016-12-30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1期)2016-12-23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科学与财富(2016年26期)2016-12-0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36期)2016-05-28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期)2016-03-22

推荐访问:课教学 奋斗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