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长范文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时间:2023-09-07 13: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杨华 任娟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形象建设,党的形象建设在革命救国、建设兴国、改革富国和复兴强国的政治实践活动中,经历了从萌芽、确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梳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百年历史进程,“人民”“廉洁”“实干”“实事求是”四个词语贯穿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史的始终,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探索实践中关于形象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形象建设提供启示和遵循,为新时代加强队伍建设和夯实党的長期执政基础提供保障。

第三,在党外宣传方面,积极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展形象、发声音,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误解,真实地呈现中国共产党积极正面的形象。积极推进对外宣传,充分借助外国新闻机构、新闻记者的文章、报刊、杂志等,例如,1937年10月出版的《西行漫记》,把中国的实际国情展现给国际社会,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
创办报刊,如1941年创办《解放日报》,宣传报道苏德战争、中国敌后根据地人民的英勇斗争、陕甘宁边区的成就、国民党的反共阴谋等,以打破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偏见和误解。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主动与国外记者、政要交往,如会见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常驻的苏联记者等,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宣传党的政策主张。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象建设的曲折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范围逐渐向全国扩展。面对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全国上下困难重重,政权不稳固,社会经济百废待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围绕政治、经济而展开,其形象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恢复国民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全面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兴国形象。

第一,在巩固政权和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方面,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躬身实干、勇于担当的政党形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一系列的重要国家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巩固新生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方面,进行“三大改造”,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逐渐恢复国民经济。

第二,在党的建设方面,塑造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政党形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报告中,毛泽东提醒无产阶级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 1438-1439,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中共中央先后开展整党整风、“三反”、“五反”运动,下发一系列文件规定党的作风,要求各级党组织定期开展批判和自我批判,克服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等错误行为。

第三,采取真实、求同、精准的对外宣传工作方法,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主动作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政党形象。例如,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外国代表团时,一直奉行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实际行动赢得国际尊重。高度重视并积极创办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真实报道中国社会建设成就、人民生活变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向世界介绍中国,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形象建设的恢复与调适

1978年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形象建设开始紧紧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面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富国形象。改革富国形象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形象,主要通过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点事业展开。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一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来制定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转移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纠正冤案、错案和假案等。在实事求是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党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对待历史人物,坚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人物,重视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了国家迈入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6]342,才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三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确保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反腐倡廉建设,把反对腐败置于重要位置,并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5]154,双管齐下,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让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惠及于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提出“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5]83,坚持对外传播和舆论斗争相结合,对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的外宣工作走深走实。

面向21世纪,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展现执政形象。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7]291,党风好,党与群众的关系就密切,就有利于巩固执政基础。二是将外宣工作确定为国家战略,明确全党都要抓外宣工作,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外宣工作的带头作用,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形成强大舆论宣传力量,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提出在新阶段加强党的形象建设的具体措施。一是培养集学习、服务于一身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政党,塑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党形象;
二是完善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象;
三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形象;
四是明确提出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要培養、管理传媒人员,提高传媒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采取合适的宣传工作方法,注重宣传工作的成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象建设的全面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形象建设问题,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具体形象建设的有关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开始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全面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复兴强国形象。复兴强国形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形象,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展现出来。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执政为民形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9]10-1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

二是坚持自我革命,构建清正廉明的政党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党深入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总结国内外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反腐倡廉向纵深发展,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形象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件长期性、连续性的自我革命。十八大以来,党以高压态势和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党内腐败分子,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9]13

三是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树立了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政党形象。维护党的领袖、英雄人物和党的历史整体形象,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科学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现在的社会条件去衡量历史人物,也不能用后一个历史时期去否定前一个历史时期。同时,中共中央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带头学习,正确理解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四是提出实现“中国梦”,彰显实干形象。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10]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容易的,全党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弯下腰、甩开手、迈开步,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发扬奋斗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拉满弓、铆足劲,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去迎接中国梦的到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21擘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开放、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总结以往经验,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精心谋划我国外交工作,建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倡导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推进外交布局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基本经验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百年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廉洁”“实干”“实事求是”四个词语贯穿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史的始终。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形象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形象建设提供启示和遵循。

(一)价值支撑:牢记初心使命,密切党群关系

纵观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的理念,积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执政奋斗目标。例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阐述农民阶级是主要革命力量, 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是无产阶级的主要团结力量。当时,农民阶级是人民群众最广泛、最真实的代表。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必须为群众谋取利益,为群众解决难题。1922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民的根本“生存权”问题,即土地问题,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通过把土地分给农民,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权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为民服务特性,即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完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特殊利益。邓小平提出衡量党的工作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并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的服务型地位,即工人阶级政党是一种工具,完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围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生存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组织者,而人民群众是受益者。习近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1]。我党的奋斗目标是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满足人民全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塑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

(二)思想保障: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廉洁防线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2]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廉洁奉公的信仰,保持清廉自守的道德情操,用“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来推进自身形象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明的光辉形象。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洁思想,坚持铁的纪律和“社会公仆”意识,推动党的廉洁形象建设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思想教育和健全法制齐头并进,开展以宗旨意识、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党风党纪、廉政法规教育,营造正面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对全体党员的廉洁思想教育。同时,建立严格的法规制度,如1933年的《惩治贪污浪费行为》、1942年的《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1987年的《关于坚决查处共产党员索贿问题的决定》和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印发和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80余部党内法规,以规范党员的政治行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廉洁意识;
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关键少数”并非强调数量上的少数,而是强调作用上的关键,居于重要位置,关系到党廉洁形象建设的成效,要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管好“绝大多数”。每名党员都是政治生态的“净化颗粒”,应共同营造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净化党风政风,筑牢廉洁防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可以推动执政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形象建设。这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法宝”。

(三)重要依托:树立实干形象,强化实干担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长期以来,我党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发扬实干精神。中国每一项得到人民群众夸赞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每一条利民政策都是深入基层探索并经过反复检验才实行的。我们党真抓实干,努力实践,树立实干形象,强化实干担当,增强实干本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形象。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号召全党发扬“实事求是、力戒空谈”的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光靠口号是不行的,必须要真刀真枪。惟有积极参与作战才有机会取得胜利;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13]。在改革开放年代,要想取得建设事业的成功,光靠空壳政策是不行的,提出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干兴邦,空谈误国”[7]133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4]。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15]。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想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光靠极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行的,惟有全体人员使出全力,发挥所有人的主动积极性,才能为夺取伟大胜利提供群众基础。实干,首在“务实”,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重在“干事”,干事就是要把事情落到实處。能干成事是一种能力,要增强实干本领,务必取得实效;
贵在“有恒”,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苦干”“实干”,我们党始终发扬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的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劲头,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拼搏进取的形象。

(四)方法保障:增强求是本领,坚定求是路线

实事求是的背后就是规律和人心,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吃饭”,也是靠实事求是守住人心的,发扬求是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光辉历史形象。

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批判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明晰了共产党员的实事求是形象,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对于领导中国革命道路、指引中国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6]。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7]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要用事实和科学来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而忽视事实的态度就会影响到问题是否能正常解决,甚者不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理念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法、“向实际情况作调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实践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方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认识方法这四个方面。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思想特点。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
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6]143实事求是贯穿革命斗争、实现四个现代化始终,要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始终相信实事求是,他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382相信实事求是,才能有正确信仰的指导,用信仰指导实干行动;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管是自身的“三落三起”,还是党的事业,都一如既往地坚持实事求是,并将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始终倡导实事求是,上到中央和各级党委,下到工厂、机关、学校等都要做到实事求是,强调“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5]382。正是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我们党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其思想指导下,规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在党的形象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对于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事求是对于党和人民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具有决定作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发扬党的实事求是形象,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决管党,从严治党,贯彻实事求是原则;
要坚持牢牢把握中国具体国情不动摇,当前最基本的“实事”就是认清现阶段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方位,牢牢把握住基本国情不动摇;
坚持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间万事万物,应时顺势地做出调整,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只有增强求是本领,坚定求是路线,发扬求是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推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形象建设。

(五)重要载体:善用网络手段,创新传播载体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认知和评价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平台。中国共产党通过网络媒介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将其执政理念、政治实践活动有效传递给各国人民,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展现中国共产党开放、自信的国际政党形象。

一是重视“仪式感”,塑造党的光辉历史形象和传播党的集体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举行纪念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已故领导人诞辰座谈会,举行具有政治仪式功能的活动,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等,以法律确定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唤醒公众的历史记忆,彰显中国共产党勿忘历史、开创未来的政党形象。二是重视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网络媒介向国外适时地公开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大活动,如重大党内政策的调整等。要以多语种版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如2020年6月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后续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繁体8个文版,并面向海内外发行。举办世界政党高层论坛,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展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9]46

三、结论与讨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
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
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9]14。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形象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在革命救国、建设兴国、改革富国和复兴强国的具体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总结梳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塑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放自信的国际政党形象具有借鉴意义,能引导党的形象建设迈上新台阶,形成党的形象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局面,使得党的形象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1]管文虎,邓淑华.塑造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1-5.

[1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

猜你喜欢实事求是实干中国共产党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11-08《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实事求是”定乾坤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1期)2017-11-28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启示 历程